大暑“清凉门”
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大暑“清凉门”
农历六月中是大暑节气。《通纬.孝经援神契》曰:“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末为大暑,六月中。大小者,就极热中,分为大小,初后为小,望后为大也。”这时正值中伏前后,天气甚烈于小暑,故名大暑,意指天气到了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,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。
河北王小俊 二十四节气农民画:大暑
与小暑相比,大暑之大不仅体现在温度更高,还表现在湿气、水气更重。中国人认为“因溽才暑”,溽是湿气蒸腾,暑热就是蒸的意思,而东汉刘熙所著《释名》中指出,暑是煮,火气在下,骄阳在上,熏蒸其中为湿热,人如在蒸笼之中,气极脏,称“龌龊热”。不管是蒸还是煮都与水密切相关,由此来看在中国人的感官世界中,“炎热”的最高形态并非“烧烤”而是“清炖”、“熏蒸”。
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,也是盛夏酷暑最后的疯狂,正如冯骥才在《苦夏》中所说,夏天的最后一刻,总是它酷热的极致,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,才显示出自己无边的威力。强大的夏天如同涅槃的凤凰,在此时用一种近乎自焚的方式,迸发出火一样辉煌的顶点,以一种高昂的姿态告别四季的轮换时空。
但“盛极必衰、物极则反”,事物发展一旦到达极点,便会向反面变化,大暑伏天虽然酷热,但其中已伏藏着秋天的清凉,只不过阴气“迫于残阳而未得升”而已,一旦出伏,驱逐残夏,便是“七月流火”,逐渐凉爽。大暑三候“腐草为萤”、“土润溽暑”、“大雨时行”,其展现的也是在炎热中体会清凉的过程。野草腐朽化为萤火虫,是大暑迎接立秋之虫,“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”,暑夜的点点冷光已经让人开始遥想秋天的清冷;湿气使暑气蒸腾,但当其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招致大雨滂时行,“山晚听轻雷断雨”,亦有一种清凉诗意。
冯骥才先生在《苦夏》中也提到,“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,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。”正所谓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,大暑的烦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生的某段艰难困境,而古人往往将此时作为磨炼品质、修身养性的最好途径。《大学》云,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。”人如果内心安定了,就不会觉得艰难,这才是内心真正的“清凉”,这和佛学的禅定很像,绿树阴浓夏日长,而大暑的夏日最有禅意。因此,大暑极热之时,文人多咏赞荷花,其傲然开放于烈日之下,出自清凉之水,在烦恼世间为人们带来清凉境界,引领人们从烦恼中得到解脱。
“如入火聚,得清凉门”,大暑已到,清凉不远。
浏览作者其他文章:
识别二维码
打开新世界
点击阅读原文,浏览二十四节气多媒体作品